棋师

其实关于围棋,第一篇应该是这一篇

还是在考试前,就收到下学期选课的统治,受H&C的影响,在选过了水彩素描(阿久),雕塑(森田)后我想选陶艺(山田)的,不过考虑到下学期的大四,还是放弃了

不过在选修列表上看到一个吸引我的词组,围棋,授课老师是杜宇峰

一查方知此人是复旦的,三段选手,拿过应氏杯大学生组的冠军,给电视台做围棋的解说节目,基本上来说是围棋这门选修老师的绝佳人选

不过权宜了一下,还是没选,下学期跟着道长去旁听吧

一时之间,关于围棋的很多思考和回忆喷涌而出

也趁这个热情看了吴清源的自传

也趁这个热情买了一副还算比较贵的围棋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

也趁这个热情苦口婆心的邀了很多同学来学围棋

吾十又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

然则二十弱冠,明是非,辩黑白之时也~~!

棋友

有了棋材后,突然发现了个比棋材更重要的东西,就是—-谁来陪我下棋


问同去买棋的扎江

我:扎江,学围棋吧…

扎江:你自己下去吧….


问老黄

我:老黄,学围棋吧…

老黄:你XX


问在寝室的陆班

我:陆班,学围棋吧…

陆班:流汗….你问道长吧,他选了下学期的围棋


我怎么没想到,要说到围棋,一定要有一定气质的人才能下,哈哈,鼓动道长

我:道长,陪我下棋吧

道长:我不会的啊

我:我也不会啊,一起学的啊

道长:可以考虑下(我就像三国群英传里招到孔明一样爽哈哈)


再考虑下比较有气质的还有丁丁

我:丁丁,暑假陪我下棋吧

丁丁:我不会的啊

我:我也不会啊,一起学的啊

丁丁:那你先学,学好了教我

我:一起学多好啊,为什么要我先学

丁丁:我最爽的一次是和一个象棋二段下象棋,最后把他杀的片甲不留

我:狂流汗(此人乱世必为枭雄耳)

棋材

昨天和扎江去南京路,因为想好这个暑假自学下围棋的,本来打算到超市里去买一副,结果扎江说福州路才是总部,一想也对,就这买好了

随便挑了家文体用品店进去问问,其实店面上并没有围棋,不过一问,老板说要好的还是要一般的,好的是用胶酯做的,要300多,,,,还是算了吧,就说要一般的,老板拿出两副,一副是有机玻璃的(28),一副是磨沙的(78)

围棋的材料素来有讲究,而我比较喜欢的是木材,最顶级的围棋应该是檀香木所磨制,而且要保证颗颗大小相同,黑白颜色均一,而棋型除要圆,还有就是要两面都是曲面,中国的棋都是一面曲一面平,虽说是方便了摆棋,但味道差了很多,好的棋子应该是值得在手中把玩的,要是一把玻璃子,我会伤心的…

而老板推荐的有机玻璃棋和我家最早的是相同的,不过我家的还稍微好些,比如是用纸盒,然后子是很光滑的,而老板的这副是塑料盒(和尼龙并列我最讨厌的材料),而且搞笑的子大小不一,而且个别子甚至因为用料粗糙而割手,让我愤慨不以,这种棋做出来简直是玷污围棋这门艺术,也是对材料的浪费!

而另一副稍微好一些,是用藤条编的筐子,里面的子因为磨沙,拿在手里还是很有质感的,但做工还是略显粗糙,有些子还是坑坑洼洼,但比前面的好多了,可惜的就是我是MVB,居然也没还价,也没再去看看其他店里的棋,就直接买下这副了…被同去的扎江笑话了,而且买东西的顺序也弄错了,提着3-4斤重的棋逛了5个多小时….

不过比起食物和衣服之类,还是觉得围棋划算,下上一百年都不会坏的,可惜不是檀香木啊,听说此木与人接触越久,其香越远,不过那价钱估计是78一个子了….(78*361=28000多啊….)

L的答案

上回且说到我的初步推理,可惜的是凶手并没给我更多的时间,午饭前就发短信来威胁我…答案也是这个时候被揭晓的,在知道答案的前提下,让我们再来一次推理

此次推理我最大的失败就在于过于强调发件人的身份,却疏忽了一点,发件人和凶手可以不为一人,所以要把前面的推理重来一遍

既然人难以确定,从东西来分析最为容易和合理了,包裹和CD正是最好的突破点

凶手的目的其实比较明确(我生日….),不过他选择6-30号寄出,从时间和距离来看,说明凶手是离上海非常远的地方,即便从家里寄东西,两天也足矣,凶手考虑到时差就提前寄出

还有就是久石让的CD,曾经和老黄有过一次探讨,送礼物的观点,老黄喜欢送别人喜欢的东西,我则倾向于送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,当然这只是纯粹的探讨,实际中,送两个人都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了,而我认识的人里喜欢久石让的不足5人


可惜的是凶手给我时间太少了,三个小时的推理时间….我失败了

结合上面的分析,凶手缩定于一人—老吴

推理结束,然后发现我早该猜出来了,每年都是

L的推理

因为明天考试的缘故,所以今天一大早就去图书馆占坐,虽然说二楼的基地因为种种原因失守了,不过好在大家同舟共济,所以虽然跑上跑下,累出一身汗,但座位还是有的

在八楼坐定后,准备看明天考的城规,可是屁股还没坐热,突然收到一条短信,说是让我去图书馆门口领包裹,本来以为是负责管理班级邮箱的大C通知我,可是到一楼才发现不是大C,而是一个送快递的(某民营的小快递公司)给我发的短信,在确认我的身份后,把一个小包裹递给我,然后便开始我的推理

包裹不大,或者说非常小才比较合适,而且非常轻,稍微的摇动,发现里面没有动静,显然是有过处理的

再看包裹上透露的一些信息,发件人字迹潦草,姓名栏写的是王X栋,电话号码也基本不可辨认,包裹是上海寄来的,6-30号记出,7-1便收到,发件人显然知道我的地址和手机号码

说来也怪,一般给我寄包裹的都是家里人,而且都是用邮政来寄,并一般会提前打招呼,显然这次不是家里来寄的;而关键在于我的手机号是怎么流出去的,收件地址上写的是我寝室的地址,这个在校内网上我有留,所以不奇怪被知道,手机号的流出只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我无意,一种是被认识的人告出去的

小包裹让我想到了一些关于侦探的故事了(比较残的就是里面是一只耳朵或者手指),为了不惊吓大家,我决定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打开,打开后发现发件人非常的一般,并没在盒子上做手脚(还以为会有什么机关呢),不过里面的东西还是很让我吓一跳了,不是耳朵,手指,而是一张CD,而且是久石让的…..

里面除了CD外,还有一些广告纸,让在里面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CD被压坏,可见发件人也是非常小心这张碟的,不过这是个误导哈哈,一般人,比如我要寄CD,是绝对不会往里面放广告纸来保护CD的,说明发件人不是一般人,有两个可能,一是发给很多人,我也不例外,所以很职业的放了广告纸;另一种可能大家恐怕也都猜到了,那就是网上购物了,一般都会比较职业的弄一些保护措施.不过比较奇怪的就是我从没尝试过网上购物,而且也应该不会是因为网上购物而导致号码的流出,这也是一大疑惑

而CD是久石让的,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曲家和演奏家,而寄来的CD是98年的一张交响乐集,共8首曲子,因为是全日文,从仅有的几个汉字推断,这张应该是久最有名的一张了—<幽灵公主>(日文里就一个汉字---姬),而我向来是SENS的粉丝,久最多也只能排第二,而发件人知道我喜欢久,说明他应该算比较了解我了,而这张CD价格也应该不低,基本排除发件人的随便发发玩的可能

推理到这里,虽然还是一头雾水,不过有几点基本可以确定或可以综合考虑了

一.发件人的身份,发件人是男的,从字迹可以看出来,而且比较了解我,发件地址上写的是上海,而我在上海基本上除了同学就没怎么认识人了,比较奇怪

二.包裹和CD,没有做任何的手脚,当然,如果过几天我突然挂了或者收到帐单则另当别论

三.手机号是如何流出了,基本上我还算比较注意保护的,从我自己流出的可能性相当小,而从别人那流出的话则难以推断了

四.发件人的动机,我并不认识发件人,他也从未与我联系过,而且他知道我的手机号,这个时候突然发一张CD来实在诡异

至于答案究竟是什么,发件人到底是何许人也,这一切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,明天考试后再来分解!

夏雨折柳

黄梅时节雨,愁杀赶路人

期考在即,与钢习文于图书馆,天闷欲雨,酷热难当,午至回寝,聊以休息

然则不休则已,一休则日落云起,刹时惊雷四起,狂风乱作,余郁郁于寝,盼倾之雨停,乃得归图书馆

雨未停而信先至,家母电话亦来,乃知今之六月二十三日,高考出分之日也

余表弟(舜)继余,寒窗十载,然高考一役,未尽其能,家母唏嘘不已,而余亦颇惋之

弟少余四岁,低吾三届,其人敏而好学,勤读诗书,吾少时长者有笑吾者云”书痴”,而弟亦被笑为”书呆”;而吾幼时好吃肉,每夏至,身必起痱子,外婆笑之,取称”花和尚”,而吾弟则一表人才,细皮嫩肉,外婆笑之为”唐三藏”;自余高考之后,家人之心寄予吾弟,盼其成大器,而吾辈众弟之中,舜最近于吾,是故家父家母爱之有加,而余亦倾余所学,期其胜于吾

及至其高二分文理,舜问于吾,余难答之,家母则劝其循吾入理,而弟终取于文,然其功底不俗,居于年级前列,吾颇慰之,然则文理有别,吾难以身教之,况吾居家之日短,难以与其促膝长谈,实愧于为兄者

后每每家母来电,吾必问及舜,至高考前,其况甚稳,此亦喜亦忧,喜者其稳自可当高考,忧者其愈稳,其压愈大

至高考后,乃得空与舜长聊,其辞藻颇多,侃侃而谈,然则聊之不深,显受高考所累

及至今日,分数既出,乃知其未得发挥,其苦也,余为过来人,自知其中味

…..

…..

电话既挂,雨亦渐止,执伞回往图书馆,路经三好坞,忽一树当桥,视之,乃河畔一柳折枝所致,然则究其因也,或疾风,或骤雨,或迅雷,难辨也


配乐:Willow Bridge


时过境迁,表弟复读后考入武大,读他最爱的历史,硕士都快毕业了。而我也熬过博士工作了,想来读博时的惨淡时光,折柳说的似乎更是我。

2014-06-24

只是爱着你

又是一部清新淡雅的爱情小片,由出演过< 交响情人梦>的玉木宏和的宫崎葵主演,故事简单不复杂,甚至有俗的嫌疑,但导演显然也意识到这点,所以在场景和音乐等细节方面下了苦功,力图表现了初恋之纯之美

故事以摄影为主要的线索,联系了略带羞涩的男女主角,而作为一门艺术,其实我并不这么赞赏摄影,因为在我的眼里,它更像的是一门技术,尤其在这学期学过摄影测量后,更相信它作为技术的存在,但这并不让我讨厌它

艺术在我看来是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的,比如文学,绘画,雕塑,而摄影则不然,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必要的艺术手段和前面的艺术相同,但需要可以值得表达的东西来映相,就像机器人一样,对客观有更多的需求

我也有选修过摄影,而且是用最原始的机械相机,和电影里的故事一样,我也有试过冲映黑白相片,算是很让我感动的经历,冲映比起摄影来说,其实更像是一门艺术,不过现在数码横行,艺术被简化成柯达的标志,让人神伤

日本刚发明电子手表的时候,德国人把自己的机械手表技术放弃了,因为无论是成本和精度都不如日本的电子表,但瑞士人坚持了,到今天,瑞士表在利润率上是日本的近百倍;同样当数码相机发明的时候,美国的宝丽来公司也破产了,而现在它被认为是一种复古的时尚,我也是其小粉….

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或许并不是”一生一次的吻,一生一次的爱”,而是一开始,宏偷拍葵过马路的照片;还有就是最后葵的影展上,如蝴蝶蜕变后的葵的回眸一瞥;以及满布一角的葵偷拍宏的照片.

恋之纯纯,虽然没有爱有天意的轮回,没有情书的顿悟,没有四月物语的隐晦

但纯纯才是恋之真谛

海棠-合欢

虽然天气不算很热,但到底也是六月,夏天也算来了

五月那段时间,学校里的花赶集似了呼啦啦开好,但现在,基本只剩下叶子了,丝毫没顾及到还没好好欣赏缤纷景簇之美的我

学校里种的花种类繁多,具体多少我无法详知,最有名的,应该是夹杂在南门的樱花,北楼的广玉兰,但这不是我喜欢的,樱花易生易落,广玉兰难近难攀,喜欢的则是海棠与合欢,貌似没什么理由了,只是喜欢

樱花和广玉兰的一个好处就在于我认的出来,而海棠和合欢则是我一开始我不知道的,好在学校里基本每株植物都会有标识,方便了我这种花痴哈哈

海棠是在三好坞那,很遗憾的是我一直都没到过她开花,很可能看过也不知道是海棠(应该是花谢了才能看到那块写着垂丝海棠的牌子),现在看到的,只是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海棠树了

关于海棠,大部分来自听说了,有名的有”一朵梨花压海棠”,居然给当成一本禁书的中文译名….;还有就是民国时期,听说当时的中国地图就像一片秋叶海棠,而后来外蒙独立后,中国地图就变成了今天的雄鸡

合欢则在所谓的小外滩那,因为一直要经过,所以对她关注的比较多,早在初春就看到了合欢的牌子,当时以为合欢是树的名字,不过合欢的叶子很奇怪,有些像含羞草,一枝伸出,细细的叶子两边密密的排,比樱之无叶,玉兰之蜡叶,海棠之凡叶特殊许多

直到五月某天从图书馆回寝,突然看到合欢开花了,合欢居然开花了!!!

和海棠不同的是,合欢的感觉全来自自己(除了鹿鼎记里的一种毒药…),合欢的话也是我见过最奇怪的花了,像一朵很大的粉色蒲公英,没有所谓的花瓣,也许是花瓣退化成丝状了吧,不过我宁愿把那些丝当作是雄蕊,就像晒干的毛笔一样散开着,而雌蕊也非常苗条,没有所谓的花柱之类的芯,一般来说,漂亮的花不香,香的花不漂亮,比如桂花,不过这么漂亮的合欢(起码我这么认为)还是很香的,至于是什么味道的香味,我是形容不出来了,应该比樱花浓些,广玉兰则太高了,没闻过…

从满地的落英中拾了两朵还算比较完整的想试试压花把她保存起来,不过我不得要领,合欢褪色的很快,但干瘪的合欢花又让我有拿去泡茶的冲动,可惜勇气不够…

海棠和合欢,一样因为陌生而喜欢,一样因为熟悉而喜欢,而且都被恶搞过

但,一样的喜欢

王者的游戏

这个评价来自于我最喜欢的游戏--帝国时代和我最喜欢的电影--肖申克的救赎

而答案则是我最崇拜的一项游戏或者说是运动:棋

说来琴棋书画诗酒花,我最早接触的就是棋,不过最弱的也是棋,和我同命的还有苏东坡,金庸两位我的偶像(都是围棋),不过王者的游戏肯定不是只围棋,棋的种类比扑克牌的玩法恐怕还多,想当一名全者之王自然是不现实的,但这又何尝不是我的梦想呢.

指挥着自己的千军万马驰骋在棋盘的疆场,与可以匹配的对手杀将起来,岂不快哉

前两天把吴清源的自传看完了,对围棋这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,想写些相关的东西,以围棋为主导,以废话为形式,待暑假学来,与诸君厮杀

小学二三事(事一篇)

小学的事就多了

糗的,感动的,怀念的,一想就全部浮现出来

第二操场有四部好象是石头做的滑梯,其实应该是水泥做的,不过光滑到让我认为是石头的程度,好象为了玩滑梯,我有一次把裤子磨破了,我是不记得了,不过老妈老说破过,叫我不要玩了...

第一次作弊,好象是语文的一个知识测验,当时是全年级的一个比赛,关系到班里的面子,记得是同班蕊坐我前面,我被一道题卡住了,说是找个汉字,有口字在里面,发音为you,而且告诉是第四声,我只想到"又",但没口啊,所以写了个"只",后面好象有人说同班的可以相互"帮忙",蕊问我做完没,我说这题不会,她说"左右的右啊",当时我就觉得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,好在最后我没拿到奖,不然之后我会内疚很久哈哈

小学最爱的就是过生日了,每次都会叫上最好的一帮的朋友到家里闹,虎虎家在地委,离学校非常近,而且虎虎的人缘最好,人去的最多;良则老是搬家,也让我们羡慕非常,不过因为我向来是路痴,有两次迷路,第一次多亏一位好心的阿姨帮我给家里打电话,第二次则是和欧阳两人,迷路了倒也不怕,最后居然走对了…;

还有就是运动会,每次都笑死人,最好笑的是四年级,我体育一直都不是很好,但当时我还是对自己的短跑有点自信的,毕竟腿长点,而当时的同桌辉则擅长跳绳,结果后来运动会里老师安排我去跳绳和投垒球,我最差的两个项目,原因是,我腿长…而辉因为个子稍小,被认为阻力小,派去50米,结果我们两拿了蛋回来….

还有就是动画片了,要写的话可能很多,就简单说一点点相关的吧,小学可能作业少或者我比较聪明吧,都是做好作业回家的,到家里5:30左右,然后看动画城,大风车,江西台的动画,浙江台的动画,最后好象是四川台的动画,一直持续到8点最后一个动画结束,现在想想真不容易,再怎么烂的动画我都能看的津津有味,然后8点准时睡觉,这个作息一直保持到了四年级,作业要做到九点才能睡…当时比较喜欢的动画有圣斗士,魔神英雄坛,魔神坛斗士,机器猫,还有中央6台的猫和老鼠(小的,不是TOM&JERRY),其实最喜欢的是特迪历险记,太空堡垒,阿尔卑斯山的少女,这三部都没有上面的冗长,故事结束就结束,只不过结束后,我总会哭,小时候我很能哭倒是真的

小时候的知识体系:其实小时候我还是蛮聪明的,不过老爸老妈都不是很爱管我,所以我并没有学乐器,武术之类,最多就练过两个暑假的书法,也是半路出家,没什么长进,小时候书看的不多,最感谢小姨妈在十岁生日的时候送了一套中国古典小说集给我,三国,水浒,聊斋,封神演义,儒林外史,没有红楼,可能也是到现在我也没看过红楼的重要原因吧,看过这些后就对演义很有兴趣,不过家里的书也不多,当时也只知道书店是卖习题的,基本不去,只能在很无聊的时候读一些很晦涩的书,比如说岳全传,家里只有下册,不过还是看的很爽;奶奶家有一本少数民族故事集我也很喜欢,阿凡提和蒙古的一个故事最多也最好玩,然后三年级左右,老妈居然花血本买了一套小百科全书,即使放到现在,我也很喜欢看,不过遗失了几本,甚为可惜;还有就是家里有一本日本小说<人性的证明>,内容很阴暗,但还不错;其他就很惨了,基本上就只看教科书了

关于奥赛,四年级的时候是我最用功的时候,因为当时数学的施老师充分调动了我的积极性,第一个做完卷子和做出别人想不出的题目是最爽的事,写两题经典的来考大家

1.用三根火柴摆出一个比三大比四小的数,火柴不能折断,不能交叉

2.

0 0 0

0 0 0

0 0 0

用三根线把上面9个圈连起来(好象有部动画片叫魔方大厦,里面用的是四条)

3.如果上面两题觉得简单就解这题吧,用四个0凑出24,这个题目直到现在我还用来吹,不过要用到高中的知识

关于体育委员:三年级的时候当过班长兼体育委员(也就一个学期吧),一般情况是不能兼任的,而且体育不是我的强项,来告诉大家秘密吧,,,,体育老师当时在追我姑姑,现在已经是我的姑父了,不过我还管他叫老师,他现在已经是三小的副校长了哈哈

关于分离:三年级的那次分班,使我们过早的体会了一次分离,很多美女同学被分走了,然后到初中又是一次分离,感觉去宜中的比一中多,不过三小的精英感觉都去一中了,之后的分分和和就多了,直到高中毕业,中间不断的看到小学同学,或不记得我,或不记得他,相视一笑,相忘于江湖…

Page 34 of 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