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象-大连

最后一个高温假,由于老妈不在家,所以和师妹决定出去玩,以避暑计,去了大连,算是这几年来头一次以旅行为意义的旅行了。

大连位于渤海湾南边,算是最南边的东北,甚至可以说最不东北的东北了。未去之前,对大连的印象,主要是足球,万达,骑警,獐子岛,还有一位目前正在审判的前书记。定好路线开始做功课,感谢师妹在此段的大量工作,方便了后来的出行,以下略记,图少文乱,看官见谅。

大连的旅游业相当发达,可以说是当地支柱产业,由于七月底出行,机票和酒店都是一路飘红,预算狂超,到最后干脆取消预算了。。。到达周水子机场后,从机场地勤,到大巴售票员,到满大街旅游从业人员,到酒店前台,全是一路能侃的东北范,开始介绍大连的旅游业。

大连的景点其实并不多,听来的情报,大概包括,旅顺,金石滩+发现王国,老虎滩+滨海路+棒棰岛,圣亚海洋世界+星海广场。最后为了节省时间,就去了市内相对近一些的老虎滩一线和星海广场一线,被人笑话为重复的小孩线路(两个地方都是小孩才爱去的极地海洋世界)。

实际去过发现,确实有所重复,而且此时正值大连旅游高峰,大批家长带着小孩来玩,所有的表演场都座无虚席,简直要发生踩踏事件,不过说来惭愧,水族馆勉强算去过一次,至于极地馆,算是第一回,也不怕连去两次了。极地海洋馆的动物,无非是海豚,海豹,海象,北极熊,南京企鹅,以及这次第一次见到的白鲸,真是太可爱了,憨憨的调皮,仿佛橡皮泥捏出来的一般,看上一天也会不厌。

除水族馆,值得一提的是星海广场,去的那几日恰逢啤酒节,亚洲第一大的广场也开始摆摊收门票,广场上全部支起帐篷,卖啤酒烧烤,饶是一乐,吃到了海胆,焖子,各种黑啤以及久违的马迭尔。其实从圣亚往星海广场的途中还偶遇大连博物馆,可惜刚刚好过了开馆时间,错过了正在进行的湖北博物馆展(越王勾践自用剑第二次这么近,不过这次没缘分了)

老虎滩逛完已近下午,沿滨海路小走一段,悦目骋怀,可惜精疲力尽,只能做旅游巴士一路回走,棒棰岛匆匆一瞥而过,俄街也只是寄了张明信片,有轨电车也只能留作遗憾了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大连的日料和韩料非常多,从大众点评上找到一家不太起眼的寿司店,但绝对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寿司(话说我吃过的日料真是非常有限)。来了一份鳗鱼大餐,然后打包了费城卷和忘了名字的一份哥斯拉?


板前寿司的鳗鱼大餐 单独的鳗鱼寿司叫做龙卷


为了要吃的在水里拍手的海豹们


海洋馆室内最多只能拍出这个效果了 PS:游客比水母还多

没有拍到满意的白鲸照片 只有拿这个代替一下了,好想抱走一只啊啊啊

Kindle的故事

第一代Kindle于2007年11月19日发布

第二代Kindle2 于2009年2月9日发布,见下图(当时看到新闻就把它列为年终尤物,当然最后没有入手)

第四代Kindle4 于2011年9月28日发布

而本人于2013年5月11日购买Kindle5,(貌似和Kindle4 没有什么区别,见上图)算是赶末班车,当然,用二师兄的话说,还是吃屎也没赶上热乎的,因为当时Kindle5 已接近停产,而新一代触屏的paperwhite居然破天荒以国行的形式进入中国,所以买入后两周就从580直降20,继续本人电子产品赔夫人折兵的优良传统。

当然之后给师妹买了Ipad mini,对苹果的看法瞬间改观,不用不知道,一用吓一跳,功能实在强大,Kindle直接鸡肋了,但话又说了回来,虽然我在Ipad里放了好几本书,而且Ipad显示PDF文件的效果超Kindle十条街,但和80%以上的人一样,用Ipad一年连一本书都读不完。所谓专注的力量。

在买Kindle之前,粗粗算了笔账,觉得入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

1.成本:580元,不出意外的话,大约是我两年的书钱,而Kindle的更新速度在一年一代,所以,我要用到差不多第三年才能收回成本,而且中间不能被新版本诱惑到。

2.体验:虽然说纸媒被电子取代只是时间问题,但我以为我是最后坚定在纸媒阵营的一员,为的就是纸质体验,一缕墨香,随意前后的翻阅感,绝对不是用电子产品可以代替的。

3.隐性成本:纸媒最大的隐性成本,就是重量和占地了,这五年从南京搬回宜春的书,恐怕早与我等身了。而电子书的隐性成本,就是买书了,以网络支付电子书来说,我想我宁肯多掏三倍的钱买纸质,所以,买电子书的我,只能利用免费资源,就是忍受断章少句,错字连篇之苦,想来也是花钱买罪受的苦主罢了。

所以从第二代开始纠结,直到最后拍板买,不过600块的东西,居然还是师妹做主帮我拍的,但体验感还不错,并不是只可远观,不可亵玩。

1.便携:每次回家、出差,中间不用背大部头累,不用背小册子无味,还能多放几本轮着看,这个是纸质无法解决的问题了。

2.续航:本人电子产品杀手,所有用锂电的产品基本都能被我用坏,不过Kindle还是可以的,一次用一周,一点问题没有,这点Ipad是硬伤了。

3.时间碎片:每次看书都喜欢在桌子前,但Kindle就不一样,充分利用碎片时间,不用怕另类,也不用怕弄脏书,所谓三上,你懂得。

所以,出乎意料的是,我居然用Kindle读了不少书了,但问题在于,第一个是找免费资源,读到了许多不完整的书,第二个就是,书的门类,只限于小说和传记,以下列书单,从5月到8月。

沧海1-5

总统是靠不住的

我叫刘跃进

蒋经国传

当我谈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

浪潮之巅(只有一半的内容,书是好书,抹泪)

一句顶一万句

此间的少年

雍正皇帝

史蒂夫·乔布斯传

阴摩罗鬼之瑕

书面价格在500左右,如果走卓越或京东的话,大概也就250块了,比预计收回成本要快一些,有的时候,真的不是看触屏,音频,视频,看的是心平,所以,这也是我喜欢Kindle的主要原因了。

爱情故事

今天是张慧和谢浩大喜的日子,见证他们故事的一些,便有此一篇。

他们两个人的故事,有时候我觉得我知道的很多,有时候又觉得我什么都不知道,不过结果嘛,他们两个走进婚姻的殿堂,算是同学相熟中最快的了。

每个阶段的爱情,都有不同的需要,比如,一开始是我能追到多漂亮的?到我能和谁一起走下去?到最后,我们能走多远?

一直以为,爱情没那么简单,相识容易相守难,有时候其实只是自私的借口罢了,怕别人受伤,其实是怕自己受伤;怕耽误别人时间,其实是怕耽误自己时间;怕自己不适合别人,其实是怕别人不适合自己。但知道这些又怎么样呢?我自私到认为不会为别人改变,也没有自信认为别人会为我而改变。

耗子的爸爸和张慧的妈妈,都是领导级别,所以讲话无懈可击,除了张妈妈那句为了祖国,为了人类早生贵子…其实我也有写发言稿,只是没有伴郎发言的机会,只是念出来也没什么效果罢。

反而是仪式上的两首曲子让人感动,一首《我愿意》算是泪点最集中的地方,一首《突如其来的爱情故事》又马上把气氛缓回来。

晚上的散席间,耗子问我,26岁了还没好好谈一场恋爱,是不是很悲剧?我笑着说,26岁了,只谈这么一场恋爱,很幸福吗?他嘿嘿的傻笑,真是让人不爽啊。

感谢这么一场婚礼,虽然没有想象中很多同学的出现,没有想象中可以八很深的卦,吐很深的槽,但我终于坐到奔驰了,还是150万的那种;去过8号公馆了,虽然没有呼叫特殊服务;初中老师中,起码老七还记得我;又一次见证了爱情的存在,然后决定,写南京爱情故事去。

好男人追不到女孩的原因2.0

看到了同名贴,百度下应该很好找到,于是大约照着写了一篇

1.好男人的选择

个人认为,好男人的选择标准是一票否决制,而坏男人的选择标准是一票准入制。比如,好男人选女孩会看很多,毕竟是过一辈子的人,所以家庭,品貌,性格外,诸多细节都会考虑,比如不会做饭否决,有很多男性朋友否决,有纹身否决,(隐藏版:当年我喜欢她的时候她不喜欢我否决),所以注定好男人下手次数少,等真正出现心仪的女人,如果不是输给一大波坏男人,就是输给了一大波好男人。至于坏男人的一票准入制,可参考《婚礼傲客》之,“我居然没有一个来自亚洲的妹纸,我不甘啊!!”

2.好男人的压力

好男人的压力来自自己,总以为大功未立,何以家为,因此好男人中不乏工作狂和自卑症,总以为买个Iphone送人女孩才开心,其实有些女孩对五块钱的贴纸就很满足了。至于坏男人,就是送贴纸的吧……打比方来说,就像是两个男人对弈,其实公平的对局,但由于奖品是女人,所以好男人一般心理负担重,似乎下的是让九子棋,除非力量悬殊,一般是稳输的。更可气的是,负担更重的好男人,往往实际中做的并不如坏男人,比如好男人攒钱,坏男人赚钱,这个银行负利率的时代,谁赢谁输一目了然

3.好男人的圈子

好男人的圈子里大部分是好男人,坏男人的圈子里大部分是坏男人,一般来说,好男人认识的女生在3个左右,坏男人认识的女生在10个左右。但好男人认识的女生重复率很高,一个好男人认识的三个女生,五个好男人认识的女人加起来也就五个罢了,女生如果是一种资源的话,基本被坏男人垄断。每次回家约牌,一桌好男人在一起,感觉就像苏联,中国,南斯拉夫,古巴,朝鲜坐在一起开共产国际,而帝国主义早就把奔小康去了,更气人的是今年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了,被欧盟掌控,打牌都难有一桌

4.好男人的手段

如果说好男人最弱的地方,就是手段了,用暗黑做比喻,好男人是防御型肉盾比如圣骑,对坏女人的物理攻击有较高防御力;而坏男人则是攻击型输出系比如法师,对付各种女人就像刷奶牛一样(当然要小心母牛之王);好女人则是回血型的牧师(虽然暗黑没有这个角色),所以好男人弄不死好女人,好女人弄不死好男人,一般情况就是,好男人受不了了让坏女人砍死算了,好女人也受不了了干脆当奶牛得了。当然这个比喻不太当的一点就是,永远应该男人主动,如果一个女人主动追男人,成功率并不高,可能还会有很多风险和后遗症,比如日本最强-赤名莉香,最终败给2B青年永尾完治,所以说,好男人希望女人来倒追是非常不现实的,当然,如果魅力达到让女人无法自拔,那就好好挑一个然后知足地过后半生吧

最近还有一句话最近听得比较多,就是,好女人上天堂,坏女人走四方。其实好坏之间,谁又能定?同理之于男人亦是如此,不过对应来看,是坏男人上天堂,好男人走四方,忍不住耍流氓加一句吧,好男人爱厨房,坏男人吃不胖,大家多给胖纸机会啊

最后情人节将至,给大家拜个晚年,祝有情人终成眷属,无情人并肩携手!!

那些年,我们一起错过的女孩

这个名字,套用了近来很话题的一部台湾电影,遗憾的是我还没有看就开始写影评了,也不知道国台办和广电肿菊对这部小清新审这么久干嘛,怕大家为了沈佳仪反攻大陆吗?!好在网路发达,电影看不了,剧照总能看,影评也没有封,共鸣之处,有此一篇。

在我和影中人一般大的时候,虽懵懂,但也开窍,喜欢的女孩总愿多看两眼,奈何中学的高压政策,老师们更是提防洪水猛兽,偏偏我还在男生扎堆的理科班,方圆六个身位都没有女生,当时若是有幸追得一位,现在都可以拍着胸脯说,我追到了全班10%的女生!而且还是TOP10!!

也或许是高中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,使我在进大学后,才开始别人的高中生活,待得适应新的环境,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,感觉没怎么恋爱就毕业了,遗憾之外,意味着更多的失败。

有篇很好的影评,说恋爱让人成长,总结了一下,女孩们依次教会了我:喜欢就一定要说出口,喜欢就一定要拼了命去行动,喜欢别人一定要趁早,喜欢了不该喜欢的人终是一场空。现在回忆起来,早已释怀,不会主动联系,但总想知道她们过得好不好,只是,好的话也不想祝福,不好的话也不想逞英雄。

出差从厦门回来,29个小时的火车无聊至极,大家开始逐个剖析个人感情,作为在场的唯一光棍,我把心藏好,然后任由大家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剥离,到最后,大家的结论居然一致,就是:我没有责任感,没有担待,不够成熟。把心安回来,想想也是,在没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之前,我需要向谁担待呢?我也到了衰老很快的那几年了,成熟的话,我还是蛮自信的。

而我也狠狠地剖析了一下大家,有三位是十八岁就确定恋爱并维持至今的,在表达敬意的同时,忍不住觉得自己生不逢时;有一位是大学失恋一次却接着又成功的,棋差一招;而最后一位在读研的时候被一群人狂追,最后她选了一个当时最没可能但手段最强的。以后追女孩,如果手段不是最强,就注定失败,真是丛林法则哪!

其实活到这个年纪,并没有多少值得我羡慕的同龄男人(虽然按趋势马上就可以看到一大波同龄成功男人了),只是偶尔羡慕同龄男人身边有个她。其实,女生不无理取闹,不耍蛮撒泼,不吵架分手的时候,还是挺可爱的。能说出这番话的我,果然还是欠成熟吧。

只是,在感谢某人二十几年没有出现,让我得以安心完成学业的同时,忍不住想多问一句,你不会真的还在上中学吧?!!

我的背包

翻了下历年的行程,十一的我貌似只出现过在三个城市,宜春、上海、南京。无外,没有回家的我,这次去的是上海,去上海的主因是陆班的大婚,而或许哪怕陆班把婚礼安排在别的时间,这个十一我还是会去一趟久违的魔都吧

1.第一天的搭档是上海转车的水牛,真心佩服他的骗饭技能,在南京骗掉我的午饭,在上海骗掉竺婷婷的晚饭,还把回宜春后的请饭名单给罗列了下……冤有头债有主啊,下回各路神仙来南京请顺便带上小弟果断吃回来

不过到底还是佩服的多,很多很久没联系的人,我都不敢联系,而水牛却能很“大方”地联络到对方,所以感觉自己在上海待的四年真失败。冯老师去苏州了,蛋蛋有私事,而他居然联络到了他十年没见过的7号,我也托福见到了四年没见过的竺同学

吃饭的地方在七宝,本来以为会比较荒凉的地方居然意外繁华,看来久居南京,还是跟不上上海速度啊。入座而聊,其实竺同学一点没变,初中的时候是不了解,而四年前聊到的话题今天还能很容易续起来,至今还是我见过脾气最好的女生,无怪水牛问我:她比以前多了很多女人味啊。我说不废话嘛,十年前大家都只有小孩味啊

2.第二天想挤时间去田子坊,无奈路痴病又发作,上次去只记得是建国X路,结果找来找去找到文庙那去了,吃了很地道的汤包和馄饨,其实这些东西上海、南京都有,不同的是上海的真是不好找吧

抓紧换地铁找到道长、喵喵和子B,开拔去崇明。道长车技真的是不错,看来我也要抓紧熟悉下了……路上的重点是——凤凰传奇,上回从北安坐到哈尔滨,一路听了6个小时的凤凰传奇,我能唱的就有6-7首了,而道长居然也只带了一张他们的碟,一唱一和之下,崇明便在眼前

由于我们到的比较早,就跑去逛上次没去的东滩,结果自然是坑爹,这个时候候鸟还没怎么飞回来,没有鸟的湿地就是单一的芦苇荡,走了两个多小时,出来的时候才看到三只鸟……

回到城区,放下东西就差不多开始了,大家列席,小孩夫妇,喵喵,小鸡,鼎儿,哲,小艾,子B,戴桑,道长,有人四年未见,有人毕业后有缘多见过几面,终归是相见益难。而婚礼中的第二环节,班嫂录的同学眼中的陆班,还有远在新疆的努尔和扎江,此刻他们虽然没来,但并没有离开,而脏伟没来也就罢了,录像里说的什么一句都没听清……

席终人散,敬过陆班夫妇,留在岛上过夜的也就剩我、道长、小艾、鼎儿和哲了,大家无聊去打台球,没想到我居然连赢五局,看来下次打球我要先喝点红酒了。打完球大家意犹未尽,回宾馆聊到快两点,把从哈尔滨带来的红肠分给大家,于是出现了后几天的关键词,不过还是屏蔽掉算了

3.第三天略表,接着昨天逛崇明西边的西沙湿地和明珠湖,奈何对此类景色无爱,即便超过了东滩,还是走得步履维艰,倒是中午农家乐不错,点了很给力的一鸡两吃,摘了橘子,还买了特产崇明糕,由于我远来,自然多买了一块,两块糕一共6斤,也注定了我明天的杯具。由于景点太大,回到上海吃饭已经八点半了,饭后搭车回到同济,还是第一次住学校旁边的酒店

4.第四天收好东西我就知道错了,两块崇明糕足足六斤,比我来的时候放的三瓶格瓦斯+红肠+巧克力还重,我就像背着龟壳一般跑到学校。不过没想到小鸡同学居然来得比我还早,对于离开学校的我来说,最怀念的居然是第五街的奶茶,而小鸡喜欢的居然是西苑的肉包,所谓牛同鸡讲吧……

饭后小鸡带我在学校小逛了一下,离开太久,终归很多东西都会忘,变化到底是多还是少,谁也说不清楚,捡了一片落下的梧桐当作书签,代替某年破掉的银杏,以及某年没有保存好的合欢

道别小鸡,就开始上海自由行了……先去四川北路的国米官店,果然在修,未果之下,一路走过七浦路,北苏州路,外白渡桥,中山东一路,北京东路,南京东路。以前怎么都不经过的地方,现在怎么每次都会经过

转地铁去田子坊,坊间高人鼎儿管午饭,吃的是印度菜,菜肴不错,但更不错的是布设,坐在榻榻米上神游,谁会知道旁边就是人潮汹涌呢。饭后鼎儿带我小逛了一下,人实在太多了,抓紧去气味图书馆买了一瓶Clover,算是不虚此行,但也就此别过了

5.回到南京的时候,华灯已明,肩膀被两块崇明糕折磨到不行,鼎儿说他背了一块糕(当然还有三斤橘子),就把他背了六年的包给背坏了。我背了六年的包还在,背了三年的包也很好,不过,我更该做的,应该是多放下一些,多相信一些,再次感谢上海的诸位

酒里乾坤

也不知道什么开始,酒开始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,有云:琴棋书画诗酒花,柴米油盐酱醋茶,我老觉得酒和茶的位置颠倒了

1.香型

最近看的《玫瑰的名字》,联想到《铁鼠之槛》,被基督教和佛教的门派之分弄得云里雾里,同样的还有白酒的香型

百度上看来的信息是

酱香型:茅台为代表

清香型:汾酒为代表

浓香型:相当于佛教中的禅宗,代表最多,五粮、水井、泸州、洋河

三家之外,还有馥郁香型:酒鬼酒为代表

最后是特别介绍的特香性:四特酒为代表

其实这些香型我是喝不出区别的,只是前三种大家应该都有喝过,后两种因为地缘,老夫承让了哈哈

2.癖好

高温假回家,与格格聊,没想到他也是玩酒之人,家中地下室藏酒颇丰,寒假的时候格格、烧鸡、水牛曾窖中斗酒,胜负难分,格格说他们喝的是十年泸州,说来其实我对白酒无爱,爱的只是那一份豪气,或者说那份不平淡

格格关于酒的癖好,来自于格格爹(话说他家的酒窖可以取名叫格格屋了……)1981年,当时的茅台7元一瓶,当时格格爹的工资一月不到30元,而1980年的茅台,现在估价15万,想来真是一声叹息。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好遗憾的,当时能花7元买茅台,估计也是自己喝掉的,只是,现在工资3000了,拿1000块也只能买假茅台了

对比来说牛羊爹当时在玩邮票,1980年的猴票是8分,现在估计一万六,而现在我连见都没见过,而老爹当年居然见过那张传奇的祖国江山一片红,宜春真是卧虎藏龙哈

3.四特

除去中国的传统名酒,宜春人或者江西人对四特肯定是不陌生的,小时候四特陶瓶是请客必备酒,因为见得多,一直以为平常,有一回老爹说他有一朋友藏四特,我和老妈都一脸诧异,而格格那得来的消息是,当年的玻璃瓶四特(10元左右?),现在宜春的酒店都在收,收购价不低于700,至于出售价就不得而知了

近些年四特的发展也很快,比如东方韵和15年陈酿,价格不菲,酒好酒坏我依旧品不出来,只是依托樟树附近的陶瓷生产,四特的瓶子精致非常,不比茅台的瓶子被收回去还能造假

4.量价

除品不出好坏(除非极好和极坏),量也是我不大清楚的地方,以瓶装酒记,1瓶500ml也就是10两,差不多三人喝,以中上等酒算,人均200元,而啤酒我喝过最贵的也就75一升,三杯近醉,所以喝白酒的牛羊爹一直不太瞧得起喝啤酒的牛羊仔……

5.红酒

说来,红酒其实才是真正最复杂的酒,偏偏我比白酒还更不喜红酒,也不知道是没喝到好的,还是没有好的配菜,总觉得涩口回酸(高温假偶然的机会喝过一回免费的黄金冰谷倒是不错,真是嘴贱啊)。水牛说他有两瓶拉菲,等有VIP来南京时一试,不过淘宝上看来似乎也就200多,按量价来说,无论是四特15年还是宝来纳都能完爆拉菲,除非水牛拿着的是拉菲15年,或者配的是神户牛肉,当然,也不知道是哪个P有这么VI了

使君与操

算上宜丰的一周,回来也有十天了,除去偶遇的小白,暑期见着的同学也只有牛蛙了,三瓶啤酒下肚,胡言乱语穿肠,有此一篇

不知道女人之间的话题会不会有男人,但男人之间的话题总离不开女人。“如果没有想把对方掐死的想法,就不算真正地爱过对方。”这句话貌似听过,不过这句话要是真的话,我估计是没有爱过的人了,或者说是爱的有问题,因为每次喜欢别人,到最后,都想把自己掐死

说到近些年的变化,我说我读了很多推理小说,最近读的是金田一系列。记得大一还是什么时候,牛蛙向我推荐过金田一的事件簿,当时不以为意。后来在浣熊大叔那里买打折书的时候,看到一柜子金田一,便问店员,这个是不是有漫画版的,店员说:书讲的是金田一耕助,漫画版讲的是金田一耕助的孙子。当时一阵坏笑,想起西游记里的紫金葫芦,我这个可是葫芦爷爷啊,于是买了总共20本中的16本(第二辑缺货)。和牛蛙说及此事,牛蛙说:“我是看完金田一耕助的小说再读漫画版的,本阵杀人事件和白与黑都很好看。”本阵杀人事件是金田一的出场作,脑残的编者把这一篇编到第二辑里了,而白与黑是最后一辑的我买了但还没读到,瞬间变成孙子了……

说到近年来没变的,我问,仙五买了没。牛蛙说当然买了,虽然不是豪华版。上回听小豆同学说,她也买了,而且听说现在网上有拍序列号不用买实物,但大家都是清一色买碟。说来惭愧,虽然自诩仙剑的铁血粉丝,但玩过的只有仙一二三,仙三外看攻略,仙四看视频剪辑,正版也只买过仙三。最后悔的是没有买仙二的豪华版,当时好像是198还是298,送的是黑白双鲤玉佩,现在估价在1000左右,小道君当时有入一套,真是羡慕嫉妒恨,什么时候借出来拜拜。牛蛙说这次仙五也有送书签,问我要不要,说来惭愧,仙四的时候就拿了牛蛙的书签,现在还不知所踪,桃花潭水深千尺啊

酒罢而归,沿江而行,忽闻岸边数声,原来是情侣并坐对骂,说的是很标准的普通话,女声凿凿,男声皓皓,一个铿锵有力,一个掷地有声,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吵,不过江边月下,得一冤家对骂,如前所言,复有何求?

回家的诱惑及其他

托出差的福,最近回了好几次家,回家的次数越多,就越想回家,哪怕单单在床上躺着,哪怕宜春的气温超过了火炉南京,外面的世界是诱惑,回家也是诱惑

去年出差带回来的水果黄瓜种子经过几番周折,终于育出了1/5的苗,虽然口味上说不出和本地黄瓜的区别(大家都说水果黄瓜的口味要好,但个人感觉是心理作用),但卖相要好很多,盈盈一握之大小,珊珊依人之可爱,碧绿胜绮,青翠欲滴,见者流连,于是乎老爹老妈将本就不多的苗分与邻人亲友,连我也只吃到一条黄瓜,想起来当时花20元买种子的时候老妈连呼坑爹,现在反问我何时再去出差

由于夏日炎炎,黑子又进入濒死状态,一躺就是5、6个小时,于是新欢成了新买的几尾锦鲤,虽然之前家里也有养鱼,但不似锦鲤这般漂亮,老爹说秋天放一些草垫子,明年还会有小鱼,本来我是不信,但某年种出过35斤的南瓜后,我什么都信了,不过养鱼颇费水资,老妈略有微辞。动物型老爹和植物型老妈一旦PK上,我也就变成微生物了……

当然老妈也有喜欢的动物,到家的下午,黑子树下续睡,老妈说:快看快看,才发现金桔树中居然有一个鸟窝,窝里貌似是喜鹊,一大两小,又增加了院子里的生物多样性,老妈说:刚开始还以为是马蜂窝,还好没捅掉,不然就罪过了。不过也佩服喜鹊的智慧,把窝建在树正中,黑子也奈何不得

趁最近太阳好,和爹妈收拾了一下家里的邮票,同样的命途叵测,以前家里那么多的邮票,现在不足当时十之一二,要是能穿越的话,我只想给当年的老爹传三个字“买猴票”!!!整理橱子的副产物是一台傻瓜胶片相机和上古时代的商务通,想扔的时候,老爹说:别扔!留给你儿子玩吧!!!我说:我儿子您孙子丢不起这人哪!!!

当然回家的诱惑之下也有回家的成本,两次回家之间,我坐过的交通方式包括火车站票、长途大巴、轿车、三轮摩的、摩托车、飞机,偏偏没有动车,并不是不坐,而是未开通或者买不到,如果有回家的动车,买得到的话谁不买呢?或许以后有很多人不会这么想了吧,在中国,所有需要买票的交通工具,晚点是家常便饭,而这次又爆出了安全事故,如果连准点和安全都做不到,速度快有个P用,世界第一、银河第一也就是个P,而且出了事故后,事故的处理也让人寒心,如果没有合理的答复,如果我也是这么个死法,我希望把我洒在海里,连骨灰都不要飘回来

记得药案发生的时候和猛子赌咒,如果不是死刑立即执行的话就想办法移民海外,不要回来;这次的话,又想赌咒,此案不定,或穷己之力举家移民,或躲进小楼不问春秋。

没有国哪有家,已经不是这个年代的事了

散伙饭及其他

今年六月的毕业季,原本也是我的毕业季,算来应该是大学毕业后的又一次散伙饭,不过,可能也只能算半次吧

不出意料,这个季节喝酒是主旋律,课题组的、课题室的、寝室的、楼层的、各种民间的,加上前面去东北出差,我觉得我的酒量差不多又回到了历史最高水平,当然喝酒是不太好的,尤其是过量的喝,但能这么傻乎乎不为拼恶斗狠、不为溜须拍马、不为纵乐消愁,只是单纯地难以拒绝,除了几个六月,也没有机会了吧

喝完酒就忍不住回忆,这三年时光过下来,突然发现大学四年貌似很漫长,干了很多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,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各种无趣单调乏味的事上,而这三年,貌似什么都没干,就像订在墙上的地图,范围就这么大,空间就这么多,最好的年华,也就这样了去了

而同学之间的交集,也少了很多很多吧,大家的时间都贡献给办公室、试验站、实验室、还有野外,有些同学三年都说不到十句话,多少有些残酷吧。还有就是毕业又一次证明了南京不是留人的城市,工作定下的同学居然全部离开南京了,从此天各一方,重逢益难罢

酒醉后的大家,又开始有人给老夫介绍女盆友了,想来这三年和大学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有人给介绍女盆友,粗粗一算,都快有十个了,老夫真是不给力,全部酱油了,当然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老夫自己,有时候不是不想爱,有时候只是命途舛,在青岛和么子喝酒时说到帅哥,才发现我的命运和他也差不太多,隔空又喝了一杯酒。剩下的两年时光,我觉得还是要珍惜生命,把板凳坐稳,恋爱的问题说多了无益,干脆放下

想有个谁,能在喝醉的时候照顾自己;没有了谁,喝醉的情况就少了很多吧

Page 4 of 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