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篇,对应的是当时自己写过,且非常喜欢的一篇:小情人

2014年结婚,告别了单身时代的种种好与不好。

不算早也不算晚,不算好也不算坏。

说实话并没有什么期待,但现实之现实,连一点美好想象都没让我实现。

没有浪漫的求婚,没有虐心的苦恋,没有眼泪成诗,千里之外,连情书都没给写一封的师妹,居然嫁给我了。


这几天羊妈突然催问,有没有优质单身男同学可堪推荐。

不用多说我也知道是什么事,可堪推荐的其实我都荐过,不堪推荐的我自然不会勉强充数。

当然我的要求比较高,可堪推荐的,其实应该算是没有吧。


如果让羊妈只能选一位好朋友,答案其实不用猜都知道,不是那些成天来家里打麻将的阿姨们。

而如果让我只能选一位好朋友,可能也不用做很多斗争,应该是一年最多见一次,说不了几句话,小时候住旁边的歪书包。


小学毕业之后进入不同的中学,大学更是相差千里,搬家之后往来也少了,我也不是擅长维持紧密式友情的人。

其实住一个院子时候的友情,也不外乎她早上上学下楼的时候喊我一下,放学的时候一起走回家。

等长大懂事一些的时候,我们也只能沦为妈妈们攀比用的谈资,至今未休。

大学时代倒是没心没肺过得很开心,寒暑假总有机会聚一聚,她觉得我性格软,我觉得她脾气坏,一年见几面倒也谈得来。

期间她给我介绍过一些她的同学认识,不知道有没有撮合的意思,水平之高都能让我脸红心跳,偏偏当时我不懂好逑之术,也就黄了。

我也有请过她来串我们和尚班的场,只是大家颜值都很低,不知道她有没有看上的,然后也没有然后了。

再后来都毕业工作了,天南海北,有时一年都见不到一次,说不上一句话,也就这样了。


13年和师妹分别回家过年,偶然在羊妈单位门口看到她在擦皮鞋,当时莫名的笑到当街捶地。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,就约她去旁边喝奶茶。

虽然很多年没有一起坐下来单独聊聊天,但真坐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其实一点都不陌生,她说了她这几年的一些事,真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,只是,我笑不出来了。


到去年结婚回家办酒,我只请到三位同学,她则和羊妈的同事们坐在一桌。

很乡土的酒店,噪杂的环境,我化着不如没有的妆,带着师妹去她们桌敬酒,场面有些混乱,我也没机会和她聊两句。

又或许是因为见过这一次,今年和师妹一起回宜春过年,时间匆匆,也没有机会再约。

师妹和她也只见过办酒那一次,我和她的故事也和师妹聊过,师妹说她比照片好看,我说我反正不是渣男。


当然年过完接到羊妈的电话并不意外,按虚岁来算,我们都算30了,在宜春这样的小城市,这意味着更多的意思。

尤其是今年春晚上的《小棉袄》,听说吴妈都看哭了。

羊妈一如既往向我施加压力,说她还没找到对象有我的责任,要我像高考估分一样不能放弃一点可能性,向她输送对象。


我自然是愿意倾力相助,但我相助的方向绝不是帮她找对象,而是帮她找幸福。

真是假大空的话啊

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,我觉得她过得还不错,比我快活的多,有些事还真别勉强。

但假设以一个家里人的身份,我也不得不陷入矛盾了,父母之为其计深远,一声叹息,晚上好好翻翻通讯录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