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死而生
李开复的书我很早读过一本,《与未来同行》,其实我最不爱读的就是这类成功学或者鸡汤类的文章,写出花来,读出泪来,然并卵,道理大家都懂,难的是行动力,这才是人和人之间差距的来源。
当然,《与未来同行》也是鸡汤类中的比较好的,很多书读过之后我就没印象了,但那本书(或者我记错了,但应该是李开复说的)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
你肯定知道你父亲的名字,也应该知道你爷爷的名字,但你爷爷的父亲的名字呢?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了。因此,人存在的意义,应该是将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,让更多的人记得自己,而不是两代人之后就没人记得自己了。这样等于延长了自己的寿命。
这句话说的很好也很对,也让我有了相同的目标,当然我所做的,并没有往这个目标去罢了。
李开复的人生也非常传奇,具体参考百度百科 李开复(李供职过的Google在中国无法使用,实在让人觉得讽刺和遗憾)
虽然传奇,但不得不说,微软出来的人还是挺会包装自己的,比如另一位成功学贩卖者唐骏,相对而言,李开复则显得高明得多了。
2009年李开复结束Google的工作,开始自己创业,奔着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。
但直到2013年,网上爆出李开复查出癌症,17个月治疗后,他重返工作。这些事都是从微博上看来的,并不足以我买下他新推出的鸡汤。
之所以买了这本书,一次还买了两本,是非常让人伤心的,我的父亲,也被查出患有淋巴癌,和李开复一样,本来非常平稳的家突然来了波澜,这个时候,李开复的成功经验,就成了我的救命稻草了。
关于父亲
虽然在不同行业,而且层级也相差很多,但老爹和李开复也有一些相似之处,比如,平时绝不爱运动。
李开复的理由是节省时间,提高效率。牛爸的理由则牵强许多,一个字:懒,但借口却很充分,说他的养生哲学是龟的哲学,以静制动。
当然还有一点相似就是工作压力很大,虽然牛爸没有做到5000万粉丝,也没有做出足以改变世界的创新,我也没有见过他真正压力大的时候,只听说他有一段时间向羊妈抱怨,想提前退休。而由于工作性质,牛爸的工作是伴随着烟酒和应酬,饮食和作息都非常不规律。
以至于我和羊妈有时候都惊叹,一般人很难像牛爸这样经得起这样折腾自己的身体。而没想到,He is always on his way.
关于淋巴癌
医生说出结果的时候,我当时感觉眼睛瞬间被蒙上了一样,每年做一次体检,生怕身体出问题的老爹,居然毫无征兆地患病,而且是这么重的病,强打精神回到病房,老爹说他肚子上的伤口痛,让我帮他揉揉腿,我揉了整整一天,身上汗没干过,总算是控制住了眼泪。
就如李开复第一次看到诊断报告的时候,第一个直觉反应就是“为什么是我?!”
这事发生在谁身上,怕都是这个反应。癌症面前,人人平等。我们都太渺小了。
在失去理性和理智后的几天,我也开始像李开复一样查阅一切可以查到的资料,了解淋巴癌的一些信息。
- 淋巴癌不是基因病,而是后天受到心理压力,身体失调等原因激发而产生的,现代人换淋巴癌的概率较高。
- 淋巴癌往往无痛无痒,最早的症状是免疫力下降,比如带状疱疹,口腔溃疡。
- 淋巴癌是可以治疗,或者说可以控制的,存在带病延年的情况。
- 淋巴癌的治疗有几个要素,年龄不超过60岁,淋巴瘤不超过6cm。
- 淋巴癌是血液病,虽然可以控制,但又不能完全治愈,一旦身心失调,有很大复发的可能。
从愤怒到理性到接受,希望老爹能和李开复一样,完成好治疗,得到新的感悟,获得重生。